医美巨头“互撕”,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成分”之战
发布时间:2025-06-15 12:02:18来源:
医美界掀起 “口水战”
在医美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一场激烈的 “口水战” 正悄然上演。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这两大行业巨头,因重组胶原蛋白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一场你来我往的隔空交锋,引发了广泛关注。
华熙生物的发文,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文章中,华熙生物对巨子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质疑,言辞间毫不避讳,直击要点,将双方一直以来暗潮涌动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而巨子生物也不甘示弱,迅速做出回应,双方你来我往,争论的焦点逐渐聚焦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成分真实性、市场前景,以及行业标准等关键问题上。
矛盾爆发:从成分质疑到公开对峙
(一)导火索:可复美产品的成分争议
这场纷争的导火索,源于美妆界知名博主 “大嘴博士” 郝宇的一则质疑视频 。郝宇,一位拥有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且在化妆品研发领域深耕 17 年,曾任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专业人士,在其拥有超 280 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上发布视频,直指巨子生物旗下的明星产品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次抛精华液存在严重问题。
视频中,郝宇展示了详细的检测报告,数据显示该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真实添加量仅为 0.0177%,但产品成分却标注在 “非微量成分” 里。根据相关法规,标注为 “非微量成分” 的理论添加量应在 0.1% 以上,这一巨大的差距,让郝宇质疑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此外,他还指出在这款产品中未检测出胶原蛋白的必需元素甘氨酸,更是对产品的真实性提出了严重质疑。
此视频一经发布,瞬间在美妆行业引发轩然大波,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纷纷关注,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 1.3 亿 ,大家对可复美产品的信任度产生了动摇,巨子生物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华熙生物的声援与巨子生物的反击
就在大众对可复美产品成分争议议论纷纷之时,华熙生物突然发声,力挺 “大嘴博士” 郝宇 。6 月 1 日晚间,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长达 2700 多字的《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声明》。华熙生物表示,由郝宇担任法人代表的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其参与投资的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共同投资企业,华熙生物在该基金中占比 32.4%,基于这层关系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华熙生物决定坚定支持郝宇。
华熙生物在声明中称,已组织专家对郝宇提供的资料进行了审慎评估和多方法的反复测试,并且得到了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 。华熙生物还暗指巨子生物擅长网络水军运营,称 “如果你们想要一个‘商战’,那一定会得一个真正的商战”,言辞间火药味十足。
面对华熙生物的声援与指责,巨子生物也迅速做出反击。当晚,巨子生物在公众号发布《巨子接受 “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一文 。文中提到,5 月 30 日巨子生物收到了郝宇所用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该机构表示 “我司对此做法不仅不予认同,更从未做出任何形式的授权”,并要求郝宇 “立即停止使用及转发该《测试报告》的行为,以避免对社会公众产生更严重的误导”。
巨子生物强调,公司已将相关产品送至多家检测机构,从多个维度进行合法合规检测 ,虽然检测工作复杂,结果还在回收中,但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无问题,将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身权益和消费者的信任。
背后的利益角逐:市场份额与行业主导权之争
(一)两大巨头的行业地位与发展现状
在医美行业的版图中,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无疑是两颗耀眼的明星,各自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华熙生物,凭借其在玻尿酸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先发优势,多年来稳坐玻尿酸行业龙头的宝座。自成立以来,华熙生物专注于玻尿酸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业务涵盖了原料、医疗终端和功能性护肤品等多个板块,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华熙生物将玻尿酸发酵产率从最初的 3g/L 大幅提升至 12 - 14g/L,极大地提高了原料的生产效率,也让玻尿酸得以广泛应用于医美注射产品、骨科和眼科等医疗领域,以及功能性护肤产品中,其打造的 “润百颜” 等护肤品牌也深受消费者喜爱。2019 年,华熙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凭借 “医美茅” 的地位,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成为医美行业的标杆企业 。
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华熙生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业绩增长逐渐放缓。2023 年,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为 60.76 亿元,同比下降 4.45%;归母净利润为 5.93 亿元,同比下降 38.97% 。到了 2024 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营业收入进一步下滑至 53.71 亿元,同比下降 11.61%;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 70.59%,仅为 1.74 亿元,第四季度甚至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
而巨子生物,则是凭借重组胶原蛋白这一新兴技术,在医美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了华熙生物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巨子生物成立于 2000 年,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公司。其核心品牌可复美,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推出了一系列功效性护肤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22 年,巨子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 “胶原蛋白第一股”,市值一路攀升 。2024 年,巨子生物的营业收入达到 55.39 亿元,同比增长 57.17%;净利润为 20.62 亿元,同比增长 42.4%,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可复美品牌的销售额更是达到 45.4 亿元,同比增长 62.9%,占巨子生物全年收入的 8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二)市场份额争夺: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较量
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之间的矛盾,背后隐藏着透明质酸和重组胶原蛋白这两种核心成分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而这也直接影响着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
透明质酸,作为华熙生物的核心业务,曾经在医美和护肤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具有出色的保湿、润滑和填充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美产品和护肤品中 。在医美注射领域,透明质酸填充剂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能够有效改善面部皱纹、凹陷等问题,让肌肤恢复饱满和弹性;在护肤品中,透明质酸也因其强大的保湿功效,成为众多品牌的核心成分,帮助肌肤保持水分,提升肌肤的光泽度和柔软度。
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肌肤修复和抗衰老需求的不断增加,重组胶原蛋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新宠 。重组胶原蛋白是利用 DNA 重组技术制备的胶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改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以及很低的抗原性。它能够深入肌肤底层,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有效修复受损肌肤,增强肌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在抗衰、修复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
巨子生物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凭借其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推出了可复美等一系列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产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可复美的明星产品 “胶原棒”,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持续名列前茅,成为了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代表。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2026 年基于胶原蛋白的皮肤护理市场份额将超过透明质酸,年复合增长率达 52.6%;2027 年国内胶原蛋白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738 亿元 。
面对巨子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迅猛发展,华熙生物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严重的挤压。华熙生物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主要以透明质酸为核心成分,2024 年该业务收入为 25.69 亿元,同比下降 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47.92%,业绩下滑明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华熙生物也开始加大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研发投入,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2024 年,华熙生物获批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 / 贴等产品,正式进军重组胶原蛋白市场 。
(三)行业主导权的关键:技术与标准之争
在医美行业,技术和标准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主导权的关键因素 。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上的竞争,也是这场 “口水战” 背后的重要原因。
华熙生物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在玻尿酸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 。其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玻尿酸原料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其在玻尿酸市场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华熙生物还积极拓展玻尿酸的应用领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如在分层抗衰、再生医学、动态填充等医美领域的应用,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
巨子生物则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上拥有独特的优势 。其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涵盖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修饰等多个步骤,技术壁垒较高。巨子生物通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成功实现了重组胶原蛋白的量产,并将其应用于护肤品、医用敷料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
随着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标准的制定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不同机构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结果差异巨大,这给市场监管和消费者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此次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争议中,检测标准的问题也成为了双方争论的核心。郝宇对可复美产品的检测,采用的是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而巨子生物则认为该方法未被纳入行业标准,其检测结果不可靠 。巨子生物表示,公司采用的是参照 YY/T 1947 - 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多种方法交叉验证的检测方法,但具体方法并未对外公布 。
对于华熙生物来说,如果巨子生物主导的检测方法成为行业标准,那么华熙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华熙生物试图通过此次事件,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确保自身在技术和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而巨子生物则希望通过证明产品的合规性和质量可靠性,巩固其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先地位,主导行业标准的制定 。
争议背后:行业的痛点与反思
(一)医美行业标准缺失的乱象
这场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之间的纷争,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医美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乱象 。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检测标准的滞后与不统一,已然成为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目前,国内并没有一套统一的重组胶原蛋白成品检测标准,这就导致不同检测机构各自为政,采用的检测方法大相径庭,得出的检测结果自然也是千差万别 。
以此次可复美产品的检测为例,“大嘴博士” 郝宇采用的是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真实添加量仅为 0.0177%,远低于产品标注的 “非微量成分” 理论添加量 0.1% 以上 。然而,巨子生物却认为该检测方法未被纳入行业标准,其检测结果不可靠。巨子生物声称自己采用的是参照 YY/T 1947 - 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中多种方法交叉验证的检测方法,但具体细节却一直未对外公开 。这种检测标准的混乱局面,让消费者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们根本无法判断产品的真实质量和安全性 。
除了检测标准缺失,医美行业在产品质量标准、功效宣称标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严格遵守质量控制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医美行业的整体声誉和形象 。
(二)企业竞争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而采取各种竞争策略 。然而,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诚信经营的基础之上,并且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如果企业为了竞争而不择手段,忽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最终必然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被市场所淘汰 。
在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这场纷争中,双方都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华熙生物来说,支持郝宇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在整个事件中,也难免让人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商业目的 。而巨子生物,作为被质疑的一方,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消费者的关切,提供真实、准确、透明的产品信息,通过合法的途径证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
企业要保障消费者权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信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和功效的真实性 。在宣传推广产品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夸大、不虚假宣传,让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产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对于产品质量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
(三)呼唤规范与监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市场秩序和严格的监管 。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宣传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才能有效遏制行业乱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行业标准制定的指导和协调,尽快推动重组胶原蛋白等关键领域检测标准的统一和完善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的监管威慑力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新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的重要力量,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 。同时,行业协会还可以组织开展行业培训、技术交流、标准制定等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要加大在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
展望未来,随着规范和监管的不断加强,医美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医美产品和服务的辨别能力,理性消费 。只有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医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美丽与自信 。
结语:在竞争中推动行业进步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这场争议,虽然引发了诸多关注和讨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医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反思和进步的契机 。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然而,竞争必须在合法合规、遵守道德规范的框架内进行,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等方式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口水战和不正当竞争之中。
希望未来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能够回归理性竞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美产品和服务 。同时,也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医美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享受医美行业带来的美丽与自信 。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